1、伦敦,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都,世界金融中心,伦敦占全球外汇交易额的比重超过40%,与纽约和香港并称为“纽伦港”。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,泰晤士河贯穿其中,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51°30′、东经0.1°5′。
2、米兰,世界时尚艺术中心,世界设计之都,世界历史文化名城,欧洲四大经济中心之一。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平原上(伦巴第大区和米兰广域市首府),面积约181平方千米。
3、雅典,希腊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,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,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。城市总面积为412km²,是欧洲第八大城市,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。
4、巴黎,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,也是法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商业中心,世界五个国际大都市之一,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,横跨塞纳河两岸,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48°52′、东经2°25′。
5、柏林,位于德国东北部,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,也是德国的政治、文化、交通及经济中心,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,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,城市中心坐标为52°31′,东经13°2′。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柏林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巴黎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雅典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米兰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伦敦
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西藏、新疆、内蒙古、重庆等十二个省、自治区和直辖市。西方城市的话,自然就是这几个省份的。
四川:
成都市、自贡市、攀枝花市、泸州市、德阳市、绵阳市、广元市、遂宁市、内江市、乐山市、南充市、眉山市、宜宾市、广安市、达州市、雅安市、巴中市、资阳市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、甘孜藏族自治州、凉山彝族自治州。
相关知识
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.8亿,占全国总人口的29%左右。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,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来说稀疏。
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,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面积占42%,盆地面积不到10%,约有48%的土地资源是沙漠、戈壁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,且年平均气温偏低,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-中国西部
在中国地理中一般不称西方,而是将其分为西南和西北。
西部地区包括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9个省(区)
我国划分为东部、中部、西部三个地区的时间始于1986年,由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“七五”计划正式公布。
东部地区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辽宁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(市)。
中部地区包括山西、内蒙古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10个省(区)。
西部地区包括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9个省(区)。
西南五省区市(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、重庆)、西北五省区(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宁夏)和内蒙古、广西。总面积约 686 万平方公里,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72%。
扩展资料
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.8亿,占全国总人口的29%左右。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,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来说稀疏。
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,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面积占42%,盆地面积不到10%,约有48%的土地资源是沙漠、戈壁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,且年平均气温偏低,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。
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,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有50人以下,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,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--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。
矿产资源
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,矿产、土地、水、等资源十分丰富,旅游业十分旺盛,而且开发潜力很大,这是西部形成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。
首先西部具有显著的矿产资源优势,虽然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,但是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支柱产业。西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,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储量,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达87.6%和39.4%。
根据有关专家对48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,西部各省份的人均矿产资源基本都居于全国前列。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种矿产中,西部地区有138种。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,西部有24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%以上,另有11种占33~50%。西部地区全部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61.9万亿元,占全国总额的66.1%。
21世纪初已形成塔里木、黄河中游、柴达木、东天山北祁连、西南三江、秦岭中西段、攀西黔中、四川盆地、红水河右江、西藏"一江两河"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。
2000年,西部地区的矿业产值分别占其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17.3%和5.97%,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.09和1.67个百分点。
攀枝花、六盘水、金昌、克拉玛依等城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,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。此外,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卓越,以往地质勘查程度较低,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。
土地资源
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。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,而且拥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。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.4%,人均占有耕地2亩,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.3倍。
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,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80%,其中有5.9亿亩适宜开发为农用地,适宜开发为耕地的面积1亿亩,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57%。西部草地面积占全国的62%,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,特色农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。
但是,西部土地资源的质量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差异。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积比例高,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。
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,西南地区有充足的雨水、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;西北地区干旱少雨、光照充足;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气候条件。
因此,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。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生产粮食的优势,如四川和陕西汉中地区等。
水能资源
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,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,水资源占全国的80%以上,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70%。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,而西北地区缺水。
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,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,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。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,西北部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,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。
旅游资源
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,别具一格,具有资源类型全面、特色与垄断性强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。
从自然资源看,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72%,地势从世界屋脊下落到低海拔平原,气候垂直分布明显,地貌包括几乎所有的类型,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完整。
世界闻名的景观包括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、高原圣湖、羌塘野生动物园、浩如烟海的大漠戈壁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、此起彼伏的广阔牧场、雄伟壮阔的祁连冰川、波涛汹涌的九曲黄河、山水洞林石一体的喀斯特地貌、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等等。
人口
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.8亿,占全国总人口的29%左右。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,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来说稀疏。
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,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面积占42%,盆地面积不到10%,约有48%的土地资源是沙漠、戈壁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,且年平均气温偏低;
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,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,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有50人以下,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,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——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。
民族
除汉族以外,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,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。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:蒙古族、回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苗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满族、侗族、瑶族、白族、哈尼族、哈萨克族、傣族、僳僳族、佤族、
拉祜族、水族、东乡族、纳西族、景颇族、柯尔克孜族、土族、达斡尔族、羌族、布朗族、撒拉族、仡佬族、锡伯族、裕固族、保安族、俄罗斯族、塔塔尔族、乌孜别克族、普米族、怒族、阿昌族、崩龙族、独龙族、基诺族、德昂族、门巴族和珞巴族。
参考资料:中国西部.百度百科
上一篇:关于春节的所见所闻和感受作文
下一篇:怎么通过手机号查询个人身份证
发表评论